正要開啟健身計劃的你,是否對於如何安排自己的運動菜單一頭霧水,本篇文章將為大家介紹的是全身訓練的好處,並分享家喻戶曉的4大健身界名人,包括George Elferman、阿諾史瓦辛格、Leroy Colbert、Vince Gironda,他們的健身方法給大家參考。
在開始之前,我們先來了解全身訓練的好處吧!一般訓練菜單分成全身訓練(Full Body Training)與局部訓練(又稱分開肌群訓練, Split Training),在為自己制定訓練菜單時,你可以先了解兩者的差異,再依據自己的需求來安排,以下幾個是全身訓練的優點:
如果回顧60年前,那些常出現在雜誌上的健身大人物像Reg Park以及Leroy Colbert,都不斷鼓吹全身運動並為各大雜誌撰寫全身訓練的精隨哲學,除了這些大紅人以外,我們今天再來分享幾個也是全身訓練的愛好者:
George Eiferman曾經身任演員、特技替身演員、也是宇宙先生Mr. Universe的大贏家,在全美巡迴教育高中學生體格訓練Physical Training的重要性。同時他也是全身訓練的大力擁護者,與當時其他的冠軍一樣,全身訓練是他們必定的訓練原則。以下是他最愛的全身訓練菜單之一,一樣也是一週三次:
運動 | 組數 | 次數 | |
A | 哈克深蹲 | 3 | 7-10 |
B | 仰臥推舉 | 3 | 7-10 |
C | 啞鈴飛鳥 | 3 | 7-10 |
D | 啞鈴側平舉 | 3 | 7-10 |
E | 輪替啞鈴推舉 | 3 | 7-10 |
F | 助力單手划船 | 3 | 7-10 |
G | 助力槓鈴彎舉 | 3 | 7-10 |
H | 啞鈴集中彎舉 | 3 | 7-10 |
I | 啞鈴腕彎舉 | 3 | 7-10 |
J | 站姿側屈 | 3 | 7-10 |
K | 仰臥起坐 | 3 | 8-10 |
相信阿諾史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這個名字,大家應該都不陌生,Arnold Iron 100% whey乳清蛋白就是以阿諾史瓦辛格為品牌形象,汲取了阿諾本人多年來在健身界的心得與營養補給習慣,而開發出一款適合各類運動、健身、甚至是一般民眾也可飲用的高蛋白營養產品,推出後廣受歡迎。雖然他一度為局部訓練之王,但後來他也開始走向全身訓練的方式,並後續接推薦全身訓練給他的學員。他所採用的訓練方式被稱為「黃金六式」:
運動 | 組數 | 次數 | |
A | 槓鈴深蹲 | 4 | 10 |
B | 寬握槓鈴仰臥推舉 | 3 | 10 |
C | 引體向上 | 3 | * |
D | 頸後過頭上推 | 4 | 10 |
E | 槓鈴彎舉 | 3 | 10 |
F | 屈膝仰臥起坐 | 3-4 | 力竭(Failure) |
*以3個組數為循環,盡你所能的最高次數
這項黃金六式的訓練菜單不僅簡單、明瞭又高效,與其他全身運動菜單一樣,阿諾鼓勵大家一週進行3次訓練,休息日不進行其他重量訓練,由於整體的訓練量並不大,因此非常適合初學者或者僅僅想鍛鍊肌力的人採用。
健美傳奇人物─Leroy Colbert極度崇尚全身訓練,並公告世人他從來沒有碰過比全身訓練更有效的運動方式了。當時一般的訓練方式是以每個肌群進行3組訓練為原則,然後就會以像是重量器材著了火的速度丟下它們,因為很多健美者認為再超過3組的訓練後,容易導致肌肉縮水;然而Colbert並不這麼認為,他以每個肌群6組為單位開始進行訓練,成就了他的歷史。以下為他的訓練原則:
訓練菜單如下:
運動 | 組數 | 次數 | |
A1 | 滑式彎舉 | 4 | 6-10 |
A2 | 窄握握推 | 4 | 6-10 |
B1 | 上斜彎舉 | 4 | 6-10 |
B2 | 三頭肌過頭伸展 | 4 | 6-10 |
C1 | 負重引體向上 | 3 | 6-10 |
C2 | 上斜仰臥推舉 | 3 | 6-10 |
D1 | 俯身槓鈴划船 | 3 | 6-10 |
D2 | 下斜啞鈴飛鳥 | 3 | 6-10 |
E1 | 槓鈴前深蹲 | 3 | 6-10 |
E2 | 軍事推舉 | 3 | 6-10 |
F1 | 哈克深蹲 | 3 | 6-10 |
F2 | 啞鈴側平舉 | 3 | 6-10 |
G | 站姿小腿提踵 | 3 | 12-15 |
H | 坐姿小腿提踵 | 3 | 12-15 |
本運動菜單針對每組肌群一週三次的激發,彈性空間非常大,你可以依照下列技巧為你自己找出適合的訓練方式:
Vince Gironda的8×8訓練菜單是非常強大的訓練方式,這樣的訓練方式讓你在極短的時間內激發身體每一個肌群,並採用幾乎99%的人都沒有試過的運動方式,原則一樣很簡單:
Gironda的訓練最有趣的地方是—欲增加訓練的強度,Gironda並非增加負重量,取而代之的是減少休息的時間長度。先以45至60秒組間休息為基準,直到你每次都可以完成8組8次後,將組間休息時間每次縮短5秒鐘。
初期訓練的負重量應以一般正常8次訓練的60%為先(一般正常8次的訓練指的是以1至2分鐘的休息時間執行3-5組的運動方式);當越進階、組間休息不斷減少,而最低不可低於15秒鐘(多數人以30秒為底線),直到最低底線後,若仍想繼續進階,可以考慮加重負重量。
由於這樣的漸進式負荷並非你的身體所習慣的運動方式,因此建議每次的訓練應穩定的進行至少6-8週後再考慮進行變化,第8週開始,有些人會開始使用原先8次訓練方式的100%負重量,搭配8次8組和15-30秒組間休息。
即使你考慮換回只持原先8次訓練方式的75%負重量,你仍然已經在非常短的時間中獲得大量的訓練。
運動菜單如下:
運動 | 組數 | 次數 | |
A | 仰臥推舉 | 8 | 8 |
B | 滑輪下拉(也可改成引體向上) | 8 | 8 |
C | 三頭肌過頭伸展 | 8 | 8 |
D | 滑式彎舉 | 8 | 8 |
E | 側平舉 | 8 | 8 |
F | 哈克深蹲 | 8 | 8 |
G | 站姿小腿提踵 | 8 | 20 |
總共56組,若你採用45秒鐘休息時間,運動時間總長度可能會稍微超過1小時;若組間休息僅15秒鐘,總運動時間約佔43分鐘。
看了這麼多名人的訓練方式,最重要的是要持之以恆,不論你採用哪一種運動菜單,至少都需執行一定的時間長度,待身體確定已經掌握訓練的訣竅和熟悉度,再開始提升運動的強度、或改變運動的方式。肌肉的養成需要時間與耐心,就像蓋一棟房子,中間不斷穿插不同的磁磚,最後蓋出來的房子可能成為四不像。但是要問到「全身訓練、局部訓練,哪一個好?」這個問題,小編要跟您說訓練方式沒有絕對,有的訓練方式可能對我來說有效,對您未必有。每一種不同的訓練菜單,沒有最好、只有最適合,找出符合你自己的方法,努力運動吧!
本文出自於T-Nation健身網的文章:https://www.t-nation.com/training/full-body-workouts-of-the-legends